手机站 用户登录 手机版 二维码 用户登录
【打印】 【字号:
走进洹河 MORE+
主营业务 MORE+
保安文苑
MORE

林州东岗采风记之五:瞻仰渡槽

作者:张运洲

文章来源:人防二大队

点击次数:1343

更新时间:2021-12-24 14:14:48

——瞻仰渡槽——

11时许,我们驱车来到红旗渠曙光渡槽处。曙光渡槽是“人工天河”红旗渠的十大工程之一,1969年4月3日动工,6月25日建成。渡槽全长550米,较高的16米,共20孔,石拱结构,每个石拱旁都刻有具有年代感的语录,一处“人民公社好”的字迹清晰可见,寒风中无声地述说着战天斗地的故事。“为有牺牲多壮志,敢叫日月换新天”是那个火红年代的真实写照。

上世纪60年代前,这里的人们因为严重缺水,生产生活异常艰难,每天要到几公里十几公里外的地方挑水。红旗渠是林县(林州市原称)人民为解决当地缺水问题,在极其艰难的施工条件下,以誓把山河重安排的豪情壮志,战天斗地,风餐露宿,用简陋的工具、落后的技术手段,克服重重困难,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和险滩峡谷之中,逢山凿洞,遇沟架桥,修建的一座宏伟的灌溉工程,在国际上被誉为“世界第八大奇迹”。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,打通了211个隧道,架设157个渡槽,历时十个春秋,牺牲80余人,做出了愚公移山的壮举,筑就了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红旗渠精神。我们仰望巧夺天工的渡槽,无不对当年的建设者们充满崇敬之情。

在修建红旗渠的漫长过程中,涌现出了“黑脸”县长马有金,无私奉献的技术员吴祖太,“飞虎神鹰”任羊成,舍己救人的李巧云等许许多多的模范人物,他们用汗水、鲜血乃至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颂歌。

树高千尺必有根,水流万里总有源。红旗渠精神是井冈山精神、长征精神、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传承和发展,与抗震救灾精神、抗洪精神、抗疫精神,共同组成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,是我党光荣历史的重要组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,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源泉,必将引领和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接续奋斗。

电话:0372-2926236 邮编:455000
传真:0372-2926027
地址:安阳市北关区安漳大道8号


微信公众号


手机站

2020-2021© 安阳市洹河保安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    百度统计  免责声明  严禁转载或镜像,违者必究! 备案号:豫ICP备16019522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