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张运洲
文章来源:人防二大队
点击次数:1745
更新时间:2021-03-17 10:03:07
庚子年秋,我有幸加入安阳市作家协会,由此多了向师友学习的机会。在北关区作协读书会上,结识了许多有建树的文学作家,其中有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、安阳市殷都区作协副主席田新老师。有次活动,他赠我一本散文随笔集《行者》,我悉心收藏,以期悦读。
网络的盛行,纸质书籍几乎被边缘化了,平时很少能系统看完一本书。这天,处理工务间隙,我拿起案头《行者》来读。田新老师的这本随笔集260多页,序是一定要看的,序通常介绍著者写作特点,使读者对作品有一个大概了解。于是,我先读了韩传栋先生作的序《灿烂的精神之旅》,又看了书的后记,不经意中从最后一篇文章阅读起来。谁知,刚一打开就被文中富有故事性悬念的描写深深吸引,竟然一口气看完了《也说讲究》《它叫耳封》《我看唐吉诃德》《狐狸进葡萄园新解》四篇随笔,每一篇都有引人入胜的情节,每一篇都阐明深邃的生活哲理。这正是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。不由人击节赞叹,啧啧称绝。
读田新老师文章,好似广袤的田野呼吸清新的空气,自然芬馥沁人心脾。正如序中所言:在其缜密而又敏锐的思辨文字里,我的心境总是受到理性激情的催发。催发人走向陌生而又新鲜的认识境地,扩展精神视野,又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心里沉静。他把当代生活纵向竖剖,映照解析,纵横捭阖,直抵人的内心世界,撞击和震撼读者心灵。直到回家就寝前,我还不由感叹:田新老师文品人品俱佳,堪称良师益友也!此生能与之相识,实是一种幸运。
捧读《行者》,随手一翻便精彩呈现,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。如《切莫想当然》一文中写到半农先生的《教我如何不想你》倾倒了多少女生。但当设想了多少遍潇洒倜傥的半农先生出现在面前时,顿时颠覆了文如其人的想象力。由此他认为其实是文如其人心,而非文如其人身。但文如其人在田老师这里,则是从内到外名副其实、不加修饰的,彰显了其去矫情、留真纯、不虚饰的写作风格和人格魅力。
之前,我读过田老师的《超越社会阶层的高洁友谊》一文,讲到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。正所谓文如其人,田老师不仅是文由心生,珍视友谊,更是生活交往中践行着这样的理念。年前,我参加一次读书会活动,相约会后小聚。能于高人同行,自是求之不得。孰料,菜刚上来,田老师接了个电话,说老人找他,饭也没吃便匆匆告辞了。孝心可嘉,大家都很理解。饭后结账,前台说田老师离开时留下了餐费,买单后还有富余。可见,田老师不仅尊敬师长,为人处世也是坦荡无私的。
在田老师的认知里,真正的友谊是根本无关乎任何名,无关乎任何利的。任何实质上的利益之交,都只会玷污友谊二字的本真。可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,在世风日下的当下,有几人能够独善其身、做到出泥而不染呢?有几人能做到在结交朋友上不分等级、不分尊卑,众生平等呢?这种超越世俗羁绊的至友之谊,对于我们繁杂的心田,不是一种绝好的荡涤吗?
作为1983年入伍的老兵,田老师嫉恶如仇、正气凛然,有着很深的军人情结和家国情怀。他写的影评《胜利永远属于中华儿女——漫谈老电影<英雄儿女>》慷慨陈词、掷地有声、感人肺腑、催人奋进,抒发了对抗美援朝英烈的崇敬之情和对祖国人民的赤子之心。田老师的作品,无不透着行者的智慧和坚韧,无不透着才思俊逸、明德惟馨的品格。由此我想到朱永嘉关于李红所写《我的流氓前夫余某某》一文读后感中的话:写文章如果在行文上有一点错处,在分析问题上出现一些差错还可以谅解,还有机会改正,但为人品德上的堕落,则是无法掩饰也无法为人容忍的耻辱。
田老师是名登山爱好者,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冒险者。他是一位真正的行者,他在一次次挑战自我的同时,在攀登跋涉中“寻真”,在名山大川中“静思”,感悟人生的真谛。他与时空交融,与古人对话,感物咏志,笔底流云,一篇篇力作横空出世。那深沉隽永的文字,让人如沐春风,给人酣畅淋漓之感。由于自己学识浅薄、头脑愚钝,不能完全领悟《行者》深刻意境,直觉读田新老师文章,宛如一场精神旅行,每读一次,都是一处美不胜收的风景。
诚然,人生何尝不是一场旅行,只有百折不挠、砥砺奋进的人才能领略无限风光。惟愿在余生旅途中,以智者为师,与德者为伍。虽达不到智者的境界,也将永不言弃、重学笃行;即使达不到德者的修为,亦将自省自律、修身养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