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站 用户登录 手机版 二维码 用户登录
【打印】 【字号:
走进洹河 MORE+
主营业务 MORE+
保安文苑
MORE

安阳周边游古记

作者:张运洲

文章来源:人防二大队

点击次数:1697

更新时间:2021-01-20 17:07:16

2020年12月20日,冬日暖阳,碧空万里。尽管我对历史文化一窍不通,这天也抱着学习的愿望,同安阳历史文化爱好者一行36人,饶有兴致地进行了一次历史文化周边游。

当天早8时许,我和乐乐老师、牛老师同车在洹滨北路碰头后,一行9辆车浩浩荡荡向安丰乡出发,如约而至西高穴村委会门前广场。热情好客的村支书得知我们来意,特意派了一名熟知地方历史的老者当向导。担任此次游古行主讲的是赵运刚老师,他的故乡就在安丰,对当地历史文化颇有研究,曾在刊物和平台发表文章数十篇。赵老师慷慨激昂,说古道今,侃侃而谈,详细介绍了当地历史演变、风土人情和地形地貌。参观学习的文友们个个听得津津有味,了解到许多不曾听过的历史知识。

我们首先参观的是位于高穴村西南地的曹操高陵。《三国演义》里的曹操可以说是家喻户晓,妇孺皆知。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,军事家,文学家和诗人。但是在这部名著中刻画的曹操把他性格中不好的一部分展现了出来,而省略了他好的一面,因此,曹操经常因为书中所刻画的形象而被人诟病。但是在实际生活中,不管是在军事上的才华还是在文学上的造诣,都是值得肯定的。

安丰乡西高穴村,就是曹操王都邺北城西边十二公里的地方,根据三国志和一些史料记载,曹操卒于洛阳,死后被埋在邺城的西门旁的一个丘陵中,到了近些年来经过中国考古学家的探索研究,国家文物局最终认定,安丰乡西高穴村西南的高陵墓主就是曹操。

长期以来,人们不知道曹操墓究竟在哪里,可以说在历史中已经被湮没了。从宋代的时候就没有人知道曹操墓的所在地,并且还有了设七十二疑冢的传说,成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千古之谜,直到现代,才解开了这个谜底,但即便是这样,也没有避免被盗的噩运。曹操墓在历史上曾经多次被盗,二十多年来得以有效的保护,考古学家对这座墓穴进行了抢救性发掘,这才展现出现在曹操墓的模样。

听着赵老师的讲解,文友们无不对古墓屡遭盗窃造成文物流失感到惋惜,无不对盗墓贼的恶劣行径气愤不已。大家有个共识,从曹操墓盗窃的珍贵文物,因没有图片和文字佐证,更得不到权威认定。只要离开这里,流失到社会上文物贩子手里,将没有人知道它出自何处,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,其损失是不可逆的。

在中华大地上,有数不清的古墓,因为古代的墓葬文化,所以里面有很多都是有价值连城的宝物的。这些地方也经常都会遭到盗墓贼的哄抢。想必不少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,为什么盗墓贼总是能找到古墓,而考古专家却总是只能在墓葬被发掘之后才进行抢救性挖掘呢?

自古以来,盗窃墓葬的事就从没间断过,他们寻找古墓的本事堪称奇特。比如我国最大的盗墓贼姚玉忠找古墓就非常的准确,他对于风水之术非常精通。当时的盗墓贼已经几乎将他放在了神一样的位置。风水之说在民间尤其是在古代是非常相信的。古人认为墓葬选在一个好的位置,就能够保佑后代子孙,所以在风水宝地一般来说都是有古墓的。尤其是风水越好的地方,埋葬的就更可能是达官贵人。

盗墓贼受利益驱使,昼伏夜出,防不胜防,况且盗墓者中还不乏临时起意者。类似的传说农村比较多,懂点风水的寻找起来并不难,他们对于这些比较了解,就算不是专业的盗墓贼,也有可能哪天突发奇想,找个地方开挖,挖出古墓也是有可能的。他们对于盗墓这件事情比较随意,能拿走的就是自己的,拿不了毁了也无所谓,所以经常会有文物被破坏。而考古专家毕竟是少数,还要经过多年的教育和经验积累,对于文化历史和文物保护知识必须有相当的了解。即便现在古墓勘探技术越来越先进,但国家法律并不支持主动开启古代墓葬。如此一来,古墓被盗后的抢救性发掘也就好理解了。

2015年3月22日,笔者和同事曾到曹操高陵参观,当时这里坐西朝东有个类似售楼处的门面房,上面立着几个大字:曹操高陵展示厅。后面是个偌大的院落,院内展厅四周是各种文字介绍、古代地图和照片资料展板,下面中部有个门朝东的墓道。

曹操墓从外观上看是一个甲型,规模庞大,结构复杂,从外面看起来非常宏伟。虽然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盗墓,但仍然保留了一些重要的随葬品。在考古学家们对曹操墓进行考古发掘之后,共出土了两百多件器物,其中最重要的随葬品也有七八件。

曹操墓出土的随葬品,正是考古学家们研究历史最需要的,也正是这些物件,还原了历史上的真曹操。他并不像小说中写的那样,而是一个真性情,战场上能屈能伸,文学界又能挥毫泼墨的人。

而为什么小说中总是要把曹操描绘成一个奸诈、残忍、任性、多疑的人呢?其实真正的曹操虽然他有他的奸诈,但是也不失为一个大英雄,毕竟在当时的乱世背景下,曹操也需要自保,政治也需要他的奸诈。之所以到了最后,曹操给人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,归根结底还是罗先生是站在刘备的角度上来写的《三国演义》,因为尊刘抑曹的思想在作祟。

我们今天来到曹操高陵,看到的是正在翻新建设中的“魏武王曹操高陵”馆舍,以前的那个曹操高陵展示厅已经荡然无存。据介绍,此地文物保护的级别原来是市级,后来定为省级,随着国家文物局对曹操墓的确认排疑,级别也上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级别越高,规格越高,因而保护方案多次修改。如今虽然还未竣工,但宏伟高大的钢结构建筑,远远看去就有视觉冲击力,走近后更显得雄伟壮观。这座以前充满神秘感并颇有争议的“汉代高级别墓葬”如今总算名正言顺的尘埃落定而再无异议,被确定为实至名归的“魏武王曹操高陵”。

赵老师现场对曹操生平做了介绍,曹操(155-220年),字孟德,沛县谯人(安徽亳州)出生在宦官世家,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家、文学家、军事家。《三国志》称其为汉相曹参之后,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,曹腾历侍四代皇帝,颇有名望。汉桓帝时,封为费亭侯。曹操年轻时期就机智警敏,有果断而随机应变的能力,个性豪爽、放荡不羁,不喜修品行和学业,人们都不看好他,用现在话说就是个“问题少年”,而当时梁国的“乔玄”慧眼识人,确认为他不凡,乔玄对曹操说过:“天下将乱,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,能安之者,其在君乎?”南阳何颙也对曹说:“汉室将亡,安天下者,必此人也!果不其然,曹操后来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名正言顺的讨伐诸“诸侯”而一统北方,于建安九年(204年)大败袁绍占领邺城并建立邺宫进爵魏王,与江南孙权、西蜀刘备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成就了一番霸业。

建安二十五年(220)正月,中国历史上颇有争议的曹操走完了自己的光辉人生,病逝于洛阳,终年66岁。二月,魏文帝曹丕称帝,追封曹操为“魏武王”。遵曹操生前所写的《遗令》:运回他的发迹之地邺安葬。并依照《遗令》上“殓以时服”、“无葬金玉珍宝”,葬于“邺之西冈,与西门豹祠相近”,“因高为基,不封不树”。因在邺城西高冈上,称为“西陵”,也叫“高陵”。就是今天的西高穴村曹操高陵。

那么,曹操因何把自己的人生后花园安排在西高穴之地?由于古今年代跨越实在久远(迄今1800年),中间发生过很多改朝换代及政治变革,曹操高陵确处何地成了多代人争论不休的问题,解开这个谜底的依据还要从鲁潜墓志铭说起。

从“高陵”施工现场出来,我们在许向导的引领下,前往鲁潜墓志铭出土原址参观。来到村西头,坡下有处坐北朝南返修过的庙宇,庙前地上丢弃着断掉的石碑,碑头雕龙完好,活灵活现,有块石头上的字迹清晰可见。

据赵老师介绍,西高穴村西北和东北的漳河南岸,有面积不小的高岗,当地百姓呼做“大城岸、小城岸、城头地”。这里曾发现过大量的古代灰坑和半地下穴居遗址,并伴随出现大量的陶片、骨片、残蚌和晚商的占卜骨、陶纺轮、生活石器等文物。古天平渠南北渠畔皆是远古文化层,北畔为“城岸地”遗址处,发掘有“仰韶、先商、早商时期”的遗迹和泥质灰陶。该地先后发现夹沙红陶等有纹饰的陶器和生活痕迹,并伴有汉、北朝时期大量建筑瓦出现,被称为“西高穴城岸地遗址”。

来到西边岸上,我们看到沿途南侧有一个约10米宽的沟壑横贯东西,起初以为是用于灌溉庄稼的沟渠。向导许师傅说,此地南沟下便是古安丰从东往西的千年古商道,是丰乐镇渡口通向渔洋渡口贯通林县、山西、河北观台的古道,如今里面是种着麦子的庄稼地。古路之所以在沟底,据说是有防风防雨的作用。原来这个沟没有这么宽,但很深,由于年代久远,两边的土长年累月往里坍塌,形成了现在还有五六米深的样子。再向西去,许师傅带我们来到鲁潜墓志铭出土的地点。

话说1998年4月23日,西高穴村村民徐玉超,在村西北0.5公里处的机砖场里起土时,挖出一块墓志。该墓志为青石质料,埋于地下2米深处,高20.7厘米、宽31.3厘米,魏书志文,共14行126字。全文如下:

赵建武十一年,大歳在乙巳,十一月丁卯朔。故大仆卿驸马都尉,勃海赵安县,鲁潜年七十五,字世甫。以其年九月廿一戊子卒。七日癸酉葬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廿歩。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歩。故魏武帝陵。西北角西行卌三歩。北回至墓明堂。二百五十歩。上党解建、字子奉。所安墓入四丈神道南向。

根据墓志记载:墓主为鲁潜,晋代人,(十六国时期后赵)卒于后赵建武十一年(345),其官至后赵大仆卿都尉,正三品官员,属于朝廷的重臣级别。墓志铭清晰记载了鲁潜的身份、年份及埋葬地离“故魏武帝陵”的准确位置,对发现、发掘和研究确认曹操墓起到关键的作用。该墓志保存完好,文字清晰工整,是珍贵的十六国时期原始文字史料,对中国历史文化与书法、文字的研究和完善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。1998年6月28出版的《中国文物报》,对鲁潜志的发现进行过报道,并公布了“鲁潜墓志”全文。

尽管村西“城岸地”遗址附近是仰韶、早商、战国列代文化遗址处,因年代久远,世事变迁,加上近现代当地村民挖土烧砖、修房盖屋、垫台取土,远古的土丘植被已然不在,地形地貌发生了巨大变化。至于鲁潜墓的原址所在,更是无处找寻,无法考证,这也正是学术界一度争论的焦点。

看着今非昔貌的荒野,仰望晴空万里的蓝天,好像是巧合,又像是冥冥之中的安排,两群大雁自西向东飞来,径直从游古团队上空经过,发出“嘎嘎”的叫声,好像是欢迎我们的到来,人群不禁发出一阵惊呼,有的赶忙举起手机拍摄这难得一见的情景。我惊讶道:“多少年没有见过这么多大雁了,还是小时候见过的。”同行的霍红亮老师脱口而出:“欢迎!”人们目送远去的雁群,一会儿排成人字,一会儿排成一字,直到消失在视野里…

大雁是动物界特别的群体,每年秋天飞到南方过冬,在其迁徙的过程中,它们密切配合,相互照应,有着良好的保持队形的能力。大雁排成人字飞行,是有空气动力学道理的。领头雁奋力振动翅膀,会形成一个上升气流(也叫翼尖涡),后面的大雁能够获得一个升力,飞行时相对省力,整个雁阵便能以高效的形式前进。大雁在转弯或换队形的时候,通过鸣叫传递信息。望着久违的大雁,我不由感慨:人有人言,禽有禽语。大雁有效地沟通,保证了团队的协作顺畅,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,千百年亘古不变。而我们人类是不是也能保持良好的传统、优秀的品质,世代传承、永恒不变呢?

时光变迁,世事无常,多少故事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,多少传奇都消逝在岁月的隧道里。“西门闸有多高,三丈六尺高。骑白马挎大刀,在你门前走三招,天平渠水滔滔,点点渔帆水上漂”。一首流传千古的童谣,随着赵老师的讲解,我们的思绪被吸引着,感受着这片土地昔日的辉煌。

魏文侯时期,命西门豹当邺令治邺。西门豹励精图治带领百姓挖引漳十二渠解决灌溉问题。当时所修众多渠首中,这里就是保留的一个主要遗迹,被称为“西门渠闸门沟遗址”。据传承下来的数据描述:该渠首高三丈六尺,距西高穴村北门向西六百余步,渠口宽三十步,渠深五丈,并在渠首修设了宏伟壮观的“三合重叠式闸门”,每层拱合一丈二尺,因有官方派兵驻守,渠道上修有供专管提闸的马道。这就有了村上自古以来流传的童谣。该渠在修成之初叫“西门渠”。此渠因纵横邺郡,灌慨万亩,工程艰难宏大,可灌良田价值比得万两黄金,故最早也称“百万金渠”。后在曹魏时期,漳河洪水泛滥,该渠淤泥堵塞渠道,曹操统治北方在邺城建都后又改道重修了该渠。因在天平年间重修,又更名“天平渠”。曹操重修该渠时“史记叙:用的引水方案是开井堰”。

参观完渠首遗址,大家随许向导北行前往漳河滩口。路上又见雁群飞过,有人发出大声喊叫,有人说别惊吓了它们,有人边走边讲起了“惊弓之鸟”的典故。此时,我发现有群雁居然由东向西飞去。明天就是冬至了,为何这时候的节气还有这么多大雁在这里往返飞翔?据文友说,这些大雁的栖息地就在离此地不远的磁县溢泉湖。想想也是,适者生存嘛!鸟类是有灵性的,这些大雁之所以没有南迁,一定有适合它存活的环境。

说话间,众人来在田间路径旁,一块一米多高的青石碑映入眼帘,上刻红色“英气长存 抗日英烈永垂不朽 漳河阻击战英雄纪念碑”字样。同行的天戈老师在为革命先烈感慨之余,大声念出了碑阴记载的文字,以示敬仰缅怀先烈之意!据史料记载,1937年10月中旬,日军沿平汉铁路两侧南犯,直抵漳河北岸。中国军队与敌展开激战,揭开了中国人民伟大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——中原抗战的序幕。发生在中华民族发祥之地的中原抗战,再一次充分体现了中华儿女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,同仇敌忾、共御外侮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惜杀身成仁、马革裹尸的崇高英雄气概。他们以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、泣鬼神的壮歌,他们的英名和业绩必将永垂青史,千古流芳,为世世代代炎黄子孙所敬仰(详见《漳河阻击战》)。

在纪念碑处北望,就是淘尽千古英雄的浪漳河了。之所以冠名为“浪漳河”,是有一定缘由的。漳河自古桀骜不驯,附近村庄在没有兴修十二渠之前,虽近邻漳河水,但没有得于漳河益,并且备受漳河水灾侵害。而西高穴村北的这段漳河,主要因地势的缘故河道平坦,把上游深窄的河道平摊成了宽而浅平的河面,这也是为什么称此处为漳河浅水渡的缘故。

约11时20分许,大家来到漳河滩处,只见一排高高的水泥铁路桥墩,南北排列在漳河河道之间。这便是著名的清时期修筑的“平汉铁路”漳河铁路渡桥墩遗址了。

 光绪29年(1903年),清政府所修建的平汉铁路从这里通过。为解决铁道能长期安全的渡漳河问题,经专家多次现场勘察考证,最终选择了安丰境内“西高穴村北与隔河相望的,河北磁县上七垣村南段”这段漳河较缓河道段,修建渡漳河铁路桥梁。该桥高筑水泥青石桥墩几十座,墩上架设桥梁道轨并铺设铁道通火车,随之平汉公路与之并行而过。当时经西高穴村通向东南安丰境内的“邵家屯新丰乐镇火车站”风靡一时,异常繁华。1939年夏,该桥被漳河洪波冲毁。1942年又在老桥下游不远处得以重建通车。一直沿用到1957年,京广铁路之漳河大桥移建到老“丰乐镇”通车后,西高穴村北铁路桥梁被撤走,只留下了现在漳河河道看见的这孤零零的19个桥墩,依然屹立在原河道处(其中两个躺倒在断流的河道里)。

文友们参观漳河滩遗迹,无不感慨岁月变迁带来的巨大变化。不少人边游览河滩,边挑选了自己心仪的奇石作为纪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。从漳河滩收队,已经是中午1点多了。我们驱车来到安丰乡政府附近的一家酒店用餐,虽然相互之间多不熟悉,但却一见如故,大家惺惺相惜,彼此关照。也就是这天活动,我见到了神交已久的乐乐老师,席间,我们恰好坐到了一桌,来自安钢的邓国安老师买了一瓶酒给同桌助兴。按照活动安排,听说下午还要前往武状元村,也就是众乐村参观学习,所以谁也没有多用酒。

众乐村,隶属安阳市殷都区伦掌镇乡,是位于安阳西部的自然古村落。它历史悠久,传奇故事颇多! 在明朝时该村村名还叫“仲乐”,此名一直延续到清光绪年间,被改为“众乐”村。众乐村从古至今人才济济、英才辈出,保留的明清古建筑很多,大家迫不及待想领略它的神韵。所以在吃过午饭后,便不顾疲劳直接驱车赶往众乐村。

一路上,车队相互照应,前后随时用对讲机保持联络,体现了组织者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。来到众乐村下车后,路北一家墙上的毛笔字吸引了大家的目光。从内容看,这是一个举行婚礼现场,字体是规整的篆书。驻足辨认,只见墙上呈拱圈形排列写的是:欢迎众亲朋宾客贺新婚;下方横排呈长方形分布四字:天赐良缘;左侧呈菱形分布四字:花好月圆;右侧呈菱形分布四字:美满婚姻。喜联虽经风雨侵蚀,纸张已经褪色,而且张贴并不高,但字迹依然保留完整,没有脱落和撕毁的迹象。接下来的游古中,我看到其他街道还有多处这样的篆字墙,并且许多人家的春联几乎没有印刷体,仍然保持了手写春联的习俗,给人以此地文化底蕴深厚和民风淳朴的感觉。

在赵老师的引导下,我们经众乐中心小学向南去参观古迹。赵老师兴致勃勃、如数家珍般地给大家讲解此地古建筑知识,俨然是一名专业导游和研究古代建筑艺术的专家。他在带大家游古的当口,不时有上年纪的人给他搭腔,可见他对这一代很熟悉。到古宅大院去参观,即使他让大家上房顶去看,房主人也没有二话。据说,村里现有王、魏、张、李四大姓,王姓和魏姓是众乐村人口最多的大户人家。王姓家族住村西边居多,祖上是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大迁徙到此的。曾经出过商人,家庭殷实。

魏姓家族在村东边居住多些,魏姓出过前清朝武进士。我们怀着敬慕之心和对古建筑的热爱,走进了前清的“武进士第”。魏家老宅坐北朝南,有大门、厅、堂、廊、室、后楼、箭道组成,四座院南北排列,门户相通,形成九门相照的格局柱础。由于年代已久又随着时代的变迁,大门虽然已经破烂不堪,也难当昔日之辉煌。大门是北方典型的光亮门形式,房山有中柱,在中柱上有木制抱框,框内安朱漆大门;门前有半间房的空间,房梁全部暴露在外,因而在北方建筑中称“广梁大门”。门扉位于中柱的位置,将门庑均分为二。门上方门簪上挂匾,前檐、柱上、檐檩、枋板下装有雀替,后檐柱上装有倒挂木楣,虽已有部分破坏,但外观依稀可见气魄非凡。进入头进院落,东、西厢房为中式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,蓝砖灰瓦十分气派,不失威武庄严。虽然门窗已破旧并后有改造,木门窗上保留下的雕花依旧是那么精美大方、寓意深长。

进入二进院落前,一道垂花门是必经之路,这个垂花门在古代官员和大户建筑中是一道很讲究的门,它是内宅与外宅的分界线和通道。为了保证内宅的隐蔽性,在垂花门内一侧的两棵柱间再安装一道门,这道门称为屏门。

 进入垂花门门楼下,虽然屏门已无,可以看到以前屏门的痕迹,正前屏门除去家中有重大仪式,如迎接大官、婚、丧、嫁、娶时,需要将屏门打开之外,其余时间,屏门都是关闭的。这就是平常说的大户人家闺秀家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这道二门。 

后三进院落与头进院的建筑设计与风格大同小异,听院里老人讲二进院和三进院,东西厢房系一层瓦房房屋建筑,部分已坍塌。由于考虑到安全缘故,我们绕进了最后一进院落,就是房主人的家眷后院落。它和前几院落东西厢房相似,坐北朝南的主建筑采用了两层楼砖木结构。虽然已经摇摇欲坠,仍然是那么的气势恢宏,亭台楼阁,池馆水榭,映在青松翠柏之中,虽已败落而不失风雅。蓝砖石壁,雕刻着吉祥字言。木格栏板,绘着各种各样的鸟类图案,色彩斑斓、优雅别致。

据了解,赵老师曾于7月份和几个伙伴造访此地。这么宏大的几座相同古建筑并列排列,在当时应该是多么气势磅礴、家门显赫! 他们参观完古建筑,除了为该建筑没有得以妥善保护而深感惋惜外,更迫切的就是想了解这座建筑群的主人是否还有后人在?当时经过走访询问,在另一座院落找到了该房主人的后代,也是现在的房主人魏老先生。老先生十分开明并且很健谈,还热情地拿出了魏氏家族家谱,详细讲解了他祖上的人物与辉煌。

清光绪甲午年(1894年)也就是光绪二十年,那时众乐还叫“仲乐”村。有一天,魏汝敬一家天不亮就洗漱更衣顾不上吃饭,忙着准备供拜祭品去魏家祠堂祭祀先祖恩泽。前天得知喜讯,这天彰德府官员要陪同朝廷钦差来给儿子魏占朝颁发“武进士及第”牌匾。清.甲午年是个不太平的一年,国家正需要文武双全的人才,所以当朝特别重视今年的“武进士”魏占朝。临近巳时,祭奠完先祖的魏汝敬率全家在门口迎来了钦差和府衙官员,经过仪式礼节一番后,把皇赐的“进士第”高高挂上了门头字框。因国家形势吃紧,魏占朝也随之走马奔赴京城面殿。

光绪皇帝对殿前觐见的武进士“魏占朝”经过简单问话后,半开玩笑的对魏“占朝”说道:朕本意委以重任卿“马后辖”(满语侍卫)的,你这名字朕可不敢用也,你都“占朝”了。魏占朝不仅武功高,脑子也灵活,灵机一动随即跪倒大呼:臣也觉不妥,请吾皇赐名。光绪皇帝哈哈一笑曰:既是进士,就名“冠军”吧!从此,魏占朝皇赐名魏冠军,官拜四品武官、御带刀侍卫。由于魏冠军武艺超群、忠于朝廷、办事机灵,深得光绪帝器重,在朝廷内侍卫中小有名气。

1900年6月10日,八国联军侵华。7月14日攻陷北京,15日晨,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借围猎为名,仓皇一路沿官道向西安逃跑。在护卫军里,作为出銮侍卫马后辖(满语侍卫)的魏冠军一路保持警惕,紧随皇驾车后方护卫。突然不知道身后何人在魏冠军坐骑屁股上猛打一下。战马后腿一紧,狂朝前窜了起来,魏冠军应急反应极快。第一时间控制住了坐骑,但为时已晚,做为马后辖的他已经窜到了御驾前方。这在当时可是严重的安保政治违纪事件,可是要严惩的。光绪帝揭开御帘亲自过问,魏冠军小心说明情况,光绪帝无奈大清正在用人之际,又呵呵笑问道:魏卿难道想驾前护卫乎?魏冠军多机灵一人啊?马上赶紧打千行礼道:谢主隆恩!臣将忠心保卫皇驾万死不辞!就这样魏冠军不但没被追责,反而又讨得了“马前辖”一更好官职,一马当先保护皇驾七百里顺利到达西安。

1901年9月7日,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丧权辱国的《辛丑条约》之后,清政府才安下心来,慈禧太后发卒数万人护送,带着3000辆行李车从西安打道回京,于1902年1月8日回京。于1902年4月15日,历经三个月,逃一年多的慈禧与光绪浩浩荡荡回到了北京。鉴于魏冠军马前护驾有功,赐官三品,派遣蜀地四川某地任职。由于魏冠军做人开明,做官认真,在四川平安任职三年,得以善终! 他家风遵循文、武、耕、读之祖训教诲后代,家中在不同年代人才辈出,魏家几代走出了许多文武英才。

魏家族下一“怀”字辈就曾经培养过去日本留学生“魏怀本”。魏怀本,字“道生”,民国时期毕业于日本宏文学校。理想通过学习明治维新之经验可以强国,回国后能够帮助国家改变落后的状况。“怀”字辈还走出个“魏怀方”,字“德普”。民国国立法政专门毕业,曾任民国某省监察厅厅长。

魏氏家谱“汝、占、怀、中”四辈中,“中”字辈还培养出个“魏中谷”,他字“若虚”。国民时期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。曾在某国立大学当过校长,他的学生许多在新中国成立后,在重要岗位任职。在1947年夏,后来任河南省长的学生吴芝圃辗转党内地下渠道,联系到了时在武汉任职的老师魏中谷,通过中央动用武汉党组织地下关系秘密将魏中谷接回了河南,为新中国成立后接回了一个好教育厅长。

赵老师感慨,今夏到此出游可以说是收获颇丰。听着魏家老人对家族几代人才辈出的介绍与事迹,他和同伴们简直惊呆了!没想到一次不经意的出游,一个偶然的观看古建筑之行,竟然挖掘出了这么多惊人的历史人物和故事。 

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,赵老师不辞辛劳,当时连夜翻阅了清、民国时期的有关资料和县志。结果发现,伦掌众乐的魏家,真的是不简单。魏家老人说的句句符合有关史料记载。他在了解与观看这座建筑群后,感到惊讶和为之骄傲!

我们在游古过程中,发现众乐村还有多处古建筑,精美的雕饰和墙外的拴马石依然如故,昭示着昔日门庭的显赫。有的院落人去楼空,一片荒芜,有的院落虽有人居住,但几近坍塌的门楼不免让人揪心,也迫切的感到文化需要挖掘,文物需要保护、古建筑需要维护。望人们在欣赏它的美的同时,善待于它,毕竟文物不可再生……

这次安阳周边游虽属偶然,但也开了眼界,受益匪浅。安阳是“七朝古都”,中国八大古都之一,人杰地灵,历史文化底蕴深厚。但许多古迹好像风烛残年的老人,摇摇欲坠,触目惊心,不忍直视。也许是文物保护单位经费不济,或许是精力不足,亦或是觉得救之无价、弃之可惜,也许是各种因素兼而有之吧,只能任由这些古迹坍塌损毁、自然消亡,思之怅然,甚为惋惜。

电话:0372-2926236 邮编:455000
传真:0372-2926027
地址:安阳市北关区安漳大道8号


微信公众号


手机站

2020-2021© 安阳市洹河保安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    百度统计  免责声明  严禁转载或镜像,违者必究! 备案号:豫ICP备16019522号-2